静乐县乡村e镇培育工作领导组关于印发《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各乡(镇)人民政府、县直有关单位,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:
为加快推进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建设,不断优化电商产业结构,经县人民政府同意,现将《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遵照执行。
静乐乡村e镇培育工作领导组(借章)
2023年6月12日
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实施方案
为推进我县乡村e镇项目的发展,进一步构建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,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广运用,优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环境,拓展农村群众创业致富渠道,增强我县农特产品、工业产品、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发展。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基础上,进一步推进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发展的进程,增强与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与乡村e镇工作协同,通过乡村e镇的实施不断促进电商产业结构优化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形成,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现根据《山西省商务厅 山西省财政厅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山西省培育乡村e镇工作实施方案》(晋商建〔2022〕58号)、《关于发展乡村e镇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举措》(晋商建〔2022〕36号)等文件精神,特制定《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工作实施方案》如下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因地制宜、实事求是,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,以产业发展为核心,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,坚持创新驱动、集聚发展、特色发展、绿色发展,着力提升供给效率,以提升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,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,打造壮大市场主体,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,为山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、新平台、新支撑,助推乡村振兴,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按照“企业主导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合作共赢”的原则,依托静乐县资源优势,整合优化藜麦产业基础,搭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,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支撑体系,助力企业产品网络销售,促进县域企业电子商务发展。
静乐县乡村e镇项目将以“政府引导、名企引领、创业者为主体”的创新模式,构建以藜麦产业为核心,旅游休闲为辅的电商产业特色小镇。以电商惠企业、助力个体短视频电商创业为核心,改善电子商务发展整体环境,打造功能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链,深化电子商务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,最终实现“产业升级、经济转型、民生改善”的终极目标。
二、基本原则
市场主导,政府引导。健全县政府负总责、抓落实、抓管理的工作机制,细化政策措施,加强指导监督和绩效管理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e镇建设,充分激发乡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。政府优化政策供给、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,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。
因地制宜,鼓励创新。依托我县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特色产品优势,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,深化电商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普及应用,推动县域主导产业电商化、品牌化、标准化,提高商品化和电商交易占比,助力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,形成农村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,探索具有区域特色、可复制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乡村e镇发展的路径和模式。
特色引导,先行先试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精准发力,特色化成长,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规划既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我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向和态势,探索电子商务与我县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,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和有效路径;同时又要深入细致地考量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的目标定位、建设模式、运营思路、功能布局和配套服务,做到“宏观能把控,微观可操作,方案能落地”。
规划引领,统筹推进。县政府统筹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工作,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,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体系。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,加强绩效管理,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监督,层层抓好落实。示范引路,带动发展。在综合示范项目的基础上,进一步打造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,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上要统筹考虑、一体设计、协调推进、资源共享。进一步弥补短板、强化弱项,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作用。县政府统筹规划、宏观调控、政策引导、创新机制、提供服务、组织推进;全县企业提升品牌形象、梳理规划产品结构、开展短视频电商运营培训,积极推进短视频运营电商发展。打造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,形成“产业、文化、旅游”网络经济与传统企业融合发展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开创经济发展新模式。
三、主要目标
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,主导产业为藜麦产业。乡村e镇建成后“十四五”期间,年总产值同比增长率高于忻州市平均水平2百分点,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不低于10%。乡村e镇示范区域内企业年总产值不少于1亿元,年网络零售额不少于2000万元。乡村e镇示范区总投资规模不少于1亿元。
通过培育乡村e镇主导产业、区域公用品牌、电商直播、网店运营、产品网货化、培育乡村e镇商业带头人等一系列工作,推动该镇产业、市场主体、电商、金融、人才、技术、文旅、物流、创新等要素科学聚集发展,进而构建起“产业+电商+配套”可持续发展电商生态体系,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。
四、主要任务
(一)培育乡村e镇主导产业
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乡村e镇双项目要求的基础上,加强与县域产业互联互通,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。培育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1—3个,以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。依托静乐县资源优势,发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作用,整合优化铸造产业基础,做好藜麦产业标准化打造,延伸产业链条,全力打造藜麦产业集群,将静乐县建成全省藜麦产业基地。围绕藜麦产业提质增效,推进藜麦产业园项目建设。将网销与线下销售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。
对接省内外优势电商产业和市场优质资源,建立不少于1个乡村e镇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,逐步完善乡村e镇电商产业链供应链。支持大型企业下沉供应链,引导不少于1家本地大型企业下沉供应链试点,将企业的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,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等提供集中采购、统一配送、库存管理等服务,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,重点加大本地农产品营销推广力度,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,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增收。
(二)培育引进电子商务市场主体
以我县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,通过政策支持、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企业,逐步形成产业要素集聚、产业关联度集中的电子商务集聚区,加快培育和引进电商企业5-10家,以促进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、实现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,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配套服务。依托现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,以数字化、网络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为引领,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通过提质升级、整合转产、调整结构,引进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以藜麦为主的农产品产业。积极推进北麦、华启顺等藜麦企业标准化生产建设,将藜麦打造成为静乐县农业支柱产业。
加强产销对接,建立电商产品供应销售渠道,在相关电商平台建设1个山西产品特色馆,借助电商平台优势,利用京东、天猫、拼多多等平台优势建立静乐县农产品特色馆,进一步扩大县域主导产业产品网上销售规模。
鼓励信贷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,至少引进1家金融服务网点,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。支持重点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加强电子商务网络融资合作,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交易支付、网络结算、信贷等业务发展,拓展电子商务企业直接融资渠道。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特点,创新信贷评级、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等流程,推广专业化、特色化和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。
(三)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
培育静乐县“跨境电商+优势产业”企业名品。在产业资源集中的区域,建设集供应链上下游、产品研发、出口销售、品牌设计包装、知识产权、物流等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。培育或引进在本县有影响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不少于1家,引进跨境电商服务商,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,应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宽出口渠道,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优质企业和品牌。对接阿里巴巴国际站、亚马逊、速卖通等第三方平台资源,形成“跨境电商+农村电商”联动发展新模式。结合静乐县县域产品特色,聚焦龙头企业、支柱产业等产品,打造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体系。
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培训(孵化)基地和服务中心,建筑面积不少100平方米以上,实施“跨境电商+孵化培育”工程,鼓励跨境电商企业、人才服务机构及相关教育机构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,运用优质教学资源、实训基地,为跨境电商企业输送实用型、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,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次。
(四)打造县域区域公用品牌
鼓励企业家专注品质,追求卓越,持续打造“静乐生活”的静乐县公共品牌,培育藜麦产业,打造静乐藜麦成为国家地标产品和“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。大力发展藜麦精深加工,藜麦片、藜麦面等一批标准化产品,不断延长产业链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加快静乐县“藜麦”品牌化、市场化进程,积极向全国市场输出静乐县藜麦产品。做强区域公用品牌,创建一批“小而美”特色产品自主品牌,开发一批适销对路的网货产品。打造或做强当地区域公用品牌不少于1个,“小而美”自主品牌不少于5个,网货产品不少于5款。做好品牌营销推广机制,挖掘品牌内涵,讲好品牌故事,创新品牌营销,组织开展区域公用品牌线上、线下营销推广活动,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。积极接入新兴社交电商平台、专业电商平台等,开展农村产品线上线下整合营销,定期举办农产品网销系列活动,重点开展农批、农超、农社、农企、农校、农餐等的产销对接活动。每年举办或参加不少于1次区域公用品牌展会;建立线上及线下宣传矩阵,宣传推广区域公用品牌,建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宣传渠道。
(五)培育乡村e镇商业带头人
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机制,围绕乡村e镇人才发展规划及要求,以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,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人才队伍为基本原则,重点面向返乡农民工、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合作社社员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。培训以开展完善包装设计、摄影美工、直播带货、网店运营等技能提升课程为主要内容,灵活采取课堂教学、现场教学、实地考察、实操演练、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。项目实施期内,完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500人次以上,聘用专家不少于5人,培育带头人不少5人。规范培训管理,做好培训痕迹资料归档,确保培训实效。
引进电商培训机构不少于1家,对接大专院校,开展电商人才定制培训。多维度整合网红资源,对静乐县现有以及有潜质成为网红的人群,进行有效孵化培养,培育本地网红数量不少于5人,通过带动建立一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网红队伍,打造电商人才数据库,同时与本地企业有效对接合作,收集整合项目信息,通过密集常态的直播系列活动打造带货网红矩阵,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。
(六)健全电商公共服务体系
综合利用县域场地资源,依托原有改造静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,改造一个静乐县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,建立大数据中心和主直播间,以“整合资源、要素齐全、功能完善、服务规范”为标准和要求,统筹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设计、营销、策划、金融服务、培训、展示、体验、会展和直播等服务,打造集企业孵化、青年创业创客、电商产品展示展销、网红孵化、商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。组建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公共服务中心,整合邮政、交通、供销、快递、金融、政务等资源,拓展服务中心代买代卖、小额存取、信息咨询、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功能,围绕电商发展需要,为本县电子商务从业主体提供电商赋能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电商发展战略辅导、营销推广、品牌建设、研发设计、技术运维、仓储物流、安全认证、交易追溯、数据存证、专利申请、法律财税咨询等公共服务,发挥“指挥中枢”作用。
建设1个不低于100平方米的O2O特色农产品展销体验中心,通过展示宣传、电商营销等方式,推介县域及山西优特产品和优势资源。充分发挥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农产品展销体验中心功能,汇聚县域龙头企业与农户种植的农特产品,并把电子商务的效力做到线下,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,实现线上支付购买商品,线下享受体验服务。
(七)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
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及乡村e镇的发展定位,充分利用现有配套设施,通过项目发展盘活市场存量资产,补充与完善县域电商基础配套设施,逐步健全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。包括宽带通讯、加工包装、产品研发、冷链仓储、物流配送、公共服务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;通过基础配套设施,开展智慧社区建设,完善“一刻钟”便民生活圈,规范消费品市场秩序,实现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、信息化升级,构建电商信息流、商流、物流、资金流的闭环生态。
(八)健全物流配送体系
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和场地进行改造升级,鼓励与传统商贸物流配送中心(企业)共享融合。升级1个静乐县乡村e镇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,购置必要的设施设备,向社会提供开放、共享的分拣、仓储、配送等服务,持续完善农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,拓展服务范围,提升服务能力,以服务本地涉农电商企业、农产品流通企业为目的,继续做好对全县现有配送线路资源的整合利用,提升共同配送效率和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,逐步引导邮政、快递、物流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,实现统一仓储、分拣、运输、配送、揽件,承载全县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等双向流通功能。
建设1套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,实现物流配送体系信息化管理,促进信息共享、数据互联。深挖农村市场消费需求,通过搭建寄递物流公共服务平台,依托乡村电商服务站和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,逐步实现集中采购、统一配送、直供直销的数字化农村商贸流通模式创新发展,全面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。
(九)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
围绕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建设,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,创建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生活工作环境,健全有利于企业入镇发展的配套设施。创新招商模式,突出精准招商,提升招商质量,推进乡村e镇高质量发展。鼓励承接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建设和运营的主体企业,配套相应资金,推进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可持续发展。
(十)促进创业创新
建立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质量管理、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,实现专业化、精细化发展,为初创期、早中期企业提供公共技术、检验检测、财税会计、法律政策、教育培训、管理咨询等服务。引入电商研发机构、科技成果转化机构、技术转移机构,并引入法律、财务、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,完善科技服务链条,促进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应用。设立1个金融服务网点和1个通讯服务网点,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,健全研发设计、成果孵化、金融导入、场景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。重点引导和鼓励龙头骨干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开放内部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,在特定行业领域上深耕细作,为该领域科技创新创业者提供深层次、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,实现资源共享、资源溢出和资源集聚的产业联动效果。针对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实际,制定并推动“放管服”政策改革,创新管理模式,提高服务水平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。建立并完善乡村e镇内所有电商企业信息采集制度,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,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强管理。
(十一)推进乡村e镇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协同发展
围绕乡村e镇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定位,协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。充分发挥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服务中心职能,统筹整合县域资源,推进我县农村电子商务与乡村e镇融合发展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。依托我县特色产业优势,坚持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,以农产品上行为核心,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、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相结合、农村电商与乡村e镇相结合,打造农村电商双向流通渠道,不断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工作推进机制,积极构建城乡互动、网络健全、富有特色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,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、新引擎。
五、建设规模
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规划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,边界清晰,集中连片,空间相对独立。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以上。建设项目有:藜麦产业园区、天柱山旅游景区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、牛兰小镇特色旅游景区等
六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打造乡村e镇是省委、省政府一项重要工作,时间紧、任务重,静乐县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方案,指导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打造工作。并对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具体工作直接负责,负责自主统筹资金和项目管理,推动政策落地。加强工作过程管理,成立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项目实施领导小组,建立由静乐县委书记宣文晓同志牵头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,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,制定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各项制度,落实主体责任。加大政策协同力度,研究出台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配套支持政策,使用省财政对“静乐生活”乡村e镇的培育资金时,与发展改革、农业农村、乡村振兴等部门安排投资的项目加强衔接,避免重复投入。因地制宜、做好顶层设计。
(二)强化工作指导
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现场检查,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。依法依规选择承办单位,重视项目建成后运营和服务效果。对纪检、审计、绩效评价等发现的问题,要建立问题清单,督促一一整改到位,指导引入纪检、审计等力量,加强事前事中管理。
(三)做好信息报送
信息报送是建设评价的重要内容,及时更新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情况,凡接受财政补贴的承办主体,必须按要求提供有关交易和活动信息,同时依法保护承办主体的信息安全。要明确一位参与此项目工作的人员作为信息联络员,具体负责信息报送工作。
(四)做好经验总结
及时梳理总结乡村e镇打造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,将发展主导产业、打造市场主体、乡村e镇管理运营经验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案例汇总、上报。
(五)重视宣传引导
利用各种媒体,加大对乡村e镇相关政策、活动、经验、成效的宣传报道力度积极营造正向舆论氛围,引导群众更新观念,调动群众积极性,不断提升企业参与度。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借鉴,推广典型经验增强辐射带动效应。
(六)强化底线约束
静乐县政府做到按照有关要求,强化底线约束,有效防范各类潜在风险,确保不突破合规用地、生态环保、债务防控、房住不炒和生产安全等底线。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,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,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